2018零废弃论坛 | 校园零废弃平行论坛回顾

 

在第六届零废弃论坛的“校园零废弃”分论坛中,四位嘉宾分享了各自在中小学零废弃建设和教育中的经验。



梁园 

成都根与芽环境文化交流中心

案例1

洪安小学

洪安小学是个村小,有12个班600余师生,校园面积大。校长注重生态教育,邀请成都根与芽帮忙一起打造零废弃校园。其零废弃教育不只讲垃圾分类,更把减量、再利用放在优先位置。

 

一,实践场所给学生提供能够实现可能性的机会。

实践场所并不高大上,例如每个班利用幼儿园淘汰的小床作为垃圾分类区,垃圾分类投放后每周五统一送到资源回收站也就是“环保银行”,再对可回收物进行细分。环保银行是具有七个功能的实践体验基地。

 

二,制定系列制度,学生自主管理。

1.垃圾减量、分类,积分奖惩——环保银行管理小组

午餐剩饭多少、班级和办公室分类情况,都由环保银行的管理小组监督。每天午饭后,各班的剩饭剩菜超过限定范围就会被扣厨余积分。垃圾回收日活动由家长代表、老师代表、学生一起把可回收物卖给回收公司,三方监督并统计数据。可回收物的积分不是越多越好,超过一定范围反而要扣分——用这种手段让孩子知道减量的重要性。

两类积分汇总,环保银行工作小组每周一向全校公布监督结果。积分不是拿钱兑换物品,而是用环保积分来满足学生的环保心愿,比如某班积分较高,就可以去跟学校申请拿积分换环保心愿,或许是一节主题课,或许是种一棵树。

2.学校食堂产生的废油——废油制作肥皂小组

废油做肥皂有两个用途,一是学校的日常清洁,二是作为学校的纪念品送给参访的客人。

3.生厨余和绿化垃圾——堆肥小组

4.木料等可再利用的废弃物——创意小组

 

三,以生态办学为理念,追求可持续发展,注重学科间的融合,把零废弃融入到方方面面。

另外他们尝试从学校到家庭到社区的影响,争取到洪山镇的支持,在全镇举办垃圾分类活动,还把医药方面的有害垃圾拿到镇卫生院统一处理。

 

案例2

绵竹市遵道学校

遵道镇由万科公益基金会支持,推动全镇垃圾可持续管理。遵道学校作为第一批实践者,起到对全镇的带动作用。

遵道学校包括小学初中幼儿园。9月开始启动零废弃,先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老师讨论,发现问题,再培训学校所有的老师。资源回收站里可回收物种类是根据学校产生垃圾的实际情况来定的。学生喝了奶会把奶盒洗干净,一年级比高年级做得好。

堆肥池处理学校的绿化垃圾和生熟厨余。垃圾管理制度不断完善,成立了专门的团队,负责人明确。遵道学校已经成为全镇的观摩场地,希望能够影响政府的决策,影响决策者。

 



王华斌 

深圳市福田区莲花小学

1

5R原则

1.拒绝原则refuse

拒绝不环保行为。例如开发一次性筷子危害的课程。

2.减量化原则reduce

研发少用纸巾重拾手帕课程,举办手帕设计展,设计制作莲花小学特色环保手帕。

3.重复用原则reuse

开发矿泉水瓶危害课程;倡导“五宝行动”即自带水杯、筷子、饭盒、手绢、环保袋;面向社区开展环保集市,将旧校服等二手物品交换和义卖。

4.回收再利用原则recycle

废油做肥皂;果皮制作环保酵素;没用完的本子制作成笔记本;塑料袋制作成杯垫等等。

5.资源分类原则resource allocation

完善资源分类系统,开展垃圾分类课程,全员学习全校参与。

 

2

六化行动

1.垃圾分类课题化。用课题带动实践。

 

2.垃圾分类行动化。

A.课程部:成立环保特色工作室,开发环保课程,实时教育。前段时间台风刚过,就开发以山竹环境污染为主题的课程。

B.检查部:每天检查登记教室和办公室垃圾分类情况,纳入文明班级、最美办公室评比。每周三环保小卫士向全校公布检查结果和所发现问题,清晰反馈及时解决。

C.光盘部:全体教职工参与光盘行动,每餐在线打卡,每月为光盘达人颁奖;公布厨余称重数据,从刚开始的108公斤到现在的11公斤。

D.环保部:小手拉大手让环保入社区,成立环保家委会,让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环保活动。

E.宣传部:宣传部进入家长和学生做环保的点滴,弘扬环保为人生的精神,以激励更多的人投入到环保活动中。

 

3.垃圾分类生活化。

倡导低碳生活。每月11日开展素食日,唤起更多师生对环保的重视。

 

4.垃圾分类家庭化。

每周五面向社区开展环保村活动,居民、学生和家长收集各类可回收资源,来参加垃圾分类。五年共回收4315.25公斤废纸。

 

5.垃圾分类公益化。

每学期举办环保集市,交换家中闲置物品;培养小小宣讲师,为社区传播环保知识;去笔架山和海边清理垃圾;参与环保公益演出;使用智能回收屋,刷卡回收称重。

 

6.垃圾分类心灵化: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。

 



孙敬华

自然之友

自然之友《废弃物与生命》项目始于2013年,目前已培养了600多位教育工作者,覆盖万余名学生;出版了教材《垃圾魔法书》,有一套完整的培训体系和工具包。

 

NGO的课程怎样进入学校?我们的形式是:培训在校教师。环保教师不仅要传输知识,而且要承担育人职责,帮助学生成长,同时自己也要成长。

 

 

《废弃物与生命》的教学特点:

1.跨学科:可以跟生物地理数学语文等很多课程都能联系到一起。

2.不同年龄段的课程:小学低年级以游戏和体验为主;小学中高年级和初中加入逻辑思考、社会实践和研究式学习;高中增加校外社会调研、校园改造、社会服务,如高中生给附近小学、社区讲课。

3.参与式:游戏、辩论、表演,多元活泼、深入人心。

4.探究式:师生共建,除了基本原则之外,很多问题没有唯一的标准答案。

5.体验式:重视亲身体验并落实到行动。
 

 

零废弃校园建设的五大核心要素:

1.文化:就像人的大脑,能支持未来的行动。

2.课程:如同骨骼。

3.教学方法:是肌肉。

4.教师:就是人体的血液。
5.学校的管理系统:就像神经系统。

由这五部分构成一所零废弃的学校。

 

 

我们曾经遇到的“N个坑”

第一个坑:学校邀请我们去给学生讲一节课,我们去了发现只有学生听课,一个老师也没有。为什么老师不参与、领导不参与?这样的课上完后,孩子们只是知道了一些知识而已。老师要在日常生活中跟孩子一起做垃圾分类减量,陪伴他们一起实践,才有效。

第二个坑:学校提出“普及环保知识,学完知识回家做分类”。垃圾分类只是知识吗?学生学完只在家里实践?跟学校没有关系?我们认为不只是知识传授,更需要学校整体做日常实践,才能让孩子们养成习惯,否则孩子们真正能做下去的可能性很小。
第三个坑:“讲垃圾,主要就是讲怎么做垃圾分类。”大家知道垃圾分类3R原则,recycle资源回收是最弱的一个原则,垃圾分类不能彻底解决垃圾问题。所以更重要的是reduce前端减量,之后再做reuse重复使用,所以我们的课程和活动尽量多涉及前两个R。

第四个坑:学校经常要整个年级甚至全校一起上一节大课、做一个千人大活动,最后还集体宣誓。大课效果怎么样?从经验来看,小班授课、增加互动体验参与式活动并且持续实践,效果更好。

第五个坑:很多学校设计活动时会出现误区,比如比赛哪个班饮料瓶收得多、废纸收得多,结果反而刺激孩子们不必要的消费,起到反作用。或者用废旧物品做个时装秀搞个大型表演,活动挺热闹,但最后看一看,是不是背离了垃圾减量最初的目标?

第六个坑:很多地区后端分类回收条件不好,学校担心分类白做,干脆就不做了。我们建议每个学校从自己实际情况出发,能做多少做多少,不必一次到位。比如市政不收厨余,学校是不是可以自己做堆肥。

 

自然之友还有个项目叫零废弃赛事,包括零废弃音乐节,很多校园活动也会有类似的这种小的活动,可以融入这些活动的特点。

 



王珺

成都奥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

奥北环保2017年3月在成都成立,成立之初主要针对学校的垃圾分类。理念是“帮助所有想做垃圾分类的人”。目前中国缺乏的并不是垃圾分类意识,而是缺少参与渠道。很多人想做垃圾分类,只能把可回收的东西放在垃圾桶旁边,等保洁阿姨捡。奥北提供这个渠道,用户就可以在家进行细分类。

 

 

奥北的垃圾分成14类

每一类都找厂家做再生处理:

1.PET瓶(饮料瓶)

2.PE(洗衣液、洗发水、维怡、沐浴露、钙奶等瓶子)

3.硬质塑料(玩具、亚克力、光盘、磁带、塑料桶、塑料盆、吸管等)

4.塑料袋膜(透明软质塑料袋、保鲜膜、水果保护套等)

5.泡沫(包装填充泡沫、白色泡沫)

6.铝拉罐

7.金属(八宝粥罐、六个核桃罐、奶粉罐、铁锅、不锈钢用品、五金制品等)

8.织物(衣服、裤子、被子、鞋子、软质包、毛绒玩具)

9.书报

10.黄纸板

11.综合纸(杂纸、牛奶盒、果汁盒、传单等)

12.混合(电线、网线、行李箱等)

13.玻璃

14.电子电器

 

 

奥北的回收渠道

用户扫二维码绑定微信,将回收物装袋,通过“回收袋→回收点→回收车→分拣厂”完成回收;之后按重量和市场价格计算收益,以现金回馈给用户。

图为成都川师附小的回收点,每周有一个定期回收日。

 

 

教育方面

1.听,包括理论授课、培训、亲子活动、老师培训。

2.探,参观焚烧厂和填埋场、参观分拣打包厂。

3.做,即课后实践,养成日常分类习惯。如成都幼稚园,牛奶盒每天统一清洗回收。

 

 

奥北小程序的有趣内容

1.智能分类,告诉用户某件垃圾属于可回收14类中的哪一种,普及常识。

2.答题分类的活动,每个月就有六道题。

3.分类课堂,有分类攻略。

 
 

历届零废弃论坛回顾

深圳和上海的垃圾分类城市经验分享

厨余垃圾处理平行论坛总结分享

点击阅读原文:2018零废弃论坛|校园零废弃平行论坛回顾

 

分类: